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特色
東南亞國家協會的經濟體以在2015年做區域整合為目標,而他們假設東協經濟體有這以下特色:
1.有單一市場和原料基地
2.高競爭力的經濟體
3.有公平的經濟發展
4.完全融合至全球的經濟體。
而他們的合作範圍包括人力資本、具生產力的廠房、專業品質的認證、密集的總體經濟會議、財政政策、藉由e-ASEAN發展電力的交換等等。總而言之,他們的目的想將東協成為一個在人力、物品、服務等方面都零關稅的地區。

趨勢

在東亞區域整合過程中,發揮核心作用的是東協,而東協與中國則為主要的推動力量。東協致力於建立東協、中國與日本的三角關係,減緩中日兩國對東協的競爭與威脅,同時,東協也藉由東亞區域合作獲取巨大利益,包括中國、日本與南韓的市場與商機、增強應變金融風險的能力、促進東協經濟發展、縮小東協內部經濟差距、創造更為穩定的政經環境。因此,東亞經濟整合已由市場力量轉由制度面力量主導,並以東協為軸心,朝向東協加N(ASEAN Plus)的整合模式進行。
由於東協各國在政治、制度、民族、文化、經濟水準及安全政策方面皆存有較大的差異,想要建設和諧東亞,促進和平發展,還需面臨諸多挑戰。就政治方面來看,一些國家政局仍舊不穩定,極易受到外部勢力的干預,加上部分國家間的領土邊界問題及海洋權益的爭論,皆需透過談判尋求解決之道;其次為國際能源與原物料價格的上漲,對東亞各國經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恐將持續擴大;再者,必須持續關注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發的全球金融市場危機;再加上民族分裂主義、國際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等對東亞地區安全威脅的隱憂;同時,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發展問題也有日益嚴重的趨勢;還有,如何防止海盜犯罪、加強查緝走私販毒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等等。

挑戰
在未來亞洲市場的發展將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力的趨勢之下,東南亞國家國協所綜合的十國力量將不容小覷,不過雖然東南亞國協的發展前景一片看好,但是仍然有許多挑戰政在未來等著東協各國。
東協作為一個區域組織,過去的發展就外界的眼光看來似乎沒有甚麼顯著性的成就,這是因為東協採取的是互不干涉內政與共識決原則,從過去的許多經驗看來,這種原則在發生重大事件時,例:霾害、亞洲金融危機、柬埔寨流血政變...等,由於各國仍必須考慮自身的利益,因此會發生執行上面的困難,各國也只能袖手旁觀,缺乏一個完整的合作機制來共同解決問題,因此,這將會是未來東協可能面臨的一項大挑戰,東協各國應共同協商更積極、更有建設性的合作機制來面對經濟、社會以及文化上所可能面臨的困境!

台灣V.S.東協

台灣以前有四小龍的稱號,而東南亞則有四小虎的稱號,由此可知,其實東南亞大部份的發展晚了台灣一步,我們有很多工廠因為勞力便宜以及原料豐富等原因,而在那邊設廠。但台灣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議題其實跟東南亞也有關係。東協加一(中國)在2010年一月成形,如此一來,原東協六國元老與大陸幾乎有百分之九十的商品達到零關稅,以此而論,大陸與東南亞之間的貿易勢必更加強烈往來,而東協甚至想推動的東協加六,將成為一個更龐大的經濟體,這樣台灣要是被排除在東協之外,很難有生存的餘地。不過像菲律賓,就對東協加一的零關稅持以保留的態度,因為菲律賓以廉價的勞力以及豐富的天然資源著稱,其輸出的商品會與中國造成強烈的競爭。從這點來看,東協加一其實仍是一個發展中的經濟體,雖然人口數快要達到全球三分之一,但是產值仍少於歐盟、美國。而各國之間的政策有時會與東協牴觸,又常常存在著各種利害關係衝突(例湄公河)以發展的泰國以及新加坡,又無法夠強勢的帶領各國往前走,東南亞各國的早期處境與台灣很像,但是台灣人少又只有一國,所以可以擬定一個政策往前走,現在又有比較高的技術與貿易量,東南亞國協要急起直追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其龐大的人口以及天然資源,使中國美國日本都想與其合作,台灣也要想辦法,不要被擋在國際貿易的門外。

心得看法

東協經濟體想整合會員國的經濟,讓各國有公平的經濟發展,但我們認為這並非一個簡單的課題,各會員國的經貿狀況其實同質性算蠻高的,出口的東西重複性也很高,要想辦法”化解競爭,改為合作",這可能需要很長期的溝通與協調,不然東協經濟共同體就會毫無作用而只是虛名而已。而面對東協經濟體的成立,我們台灣也不能毫無作為,東協+N可能將台灣孤立,導致我們經濟發展停滯,因為沒有國家想跟我們貿易,因為進口出口要課關稅都對他們不利,我們很有可能變成要”自給自足”,當台灣內部撐不下去時,後果可是不堪設想呀!!!!台灣也許應該做點什麼防止被排除在外,像是與東協各國交好、協調商量之類的。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東南亞餐館心得

因為實在湊不到大家可以一起去餐館的時間,所以我們就來說說大家曾經去吃過東南亞餐館的心得。

冠良:
  一間樸素的越南料理店,裝潢就像台灣一般的小吃店。不同的是桌上擺著各式各樣的調味料,我聞了其中一瓶,沒記錯的話,應該是蝦露,味道滿臭的!我吃過這間店的越南雞腿飯和越南咖哩雞飯,我很喜歡他們的雞腿飯,他們的米是長米,吃起來硬硬的,還有附雞腿的沾醬,酸酸的,搭上雞腿脆脆的外皮一起下肚,那著實是種美味!另外,越南咖哩雞飯,我滿訝異的是它的”雞”是整隻雞腿泡在咖哩裡面,這和日式料理的雞完全不一樣,越南是的咖哩味道沒那麼濃,顏色呈現綠黃色,那時老闆娘還怕我吃不夠問我要不要加飯。這家店裡有很多的外國朋友,他們都跟老闆和老闆娘相談盛歡,或許是為了懷念那遙遠的故鄉,思念一種道地的味道!在這家店裡,我們或許才是真正的外國人。

建怡:
  我唯一在台灣吃過的東南亞料理就是在百貨公司的”瓦城泰國料理”,因為之前對泰國料理的刻板印象總是”又酸又辣”,而我個人又是相當不能忍受辣的,所以對泰國菜一直都興趣缺缺.直到吃過瓦城後我才發現它並不是想像中的酸辣,而且也不是全部都如此大酸大辣,在台灣很多泰國餐館都會依照台灣人的口味去改良料理的味道,所以雖然不是很道地,卻是我們比較能接受的,這種"在地全球化",不但能推廣國家特有的菜色,也更合當地人胃口而讓該國的菜色更受歡迎,而且有一點淡淡的酸辣還能讓我們更有食慾呢.

熙淳:
  在公館的泰國小館,是一家總是座無虛席的泰國餐廳,雖然裝潢擺設不是走高級路線,甚至地板帶點油煙味,但是他的泰國菜可是又道地又好吃,原因無他,因為泰國小館的老板跟廚師都是從泰國來的.泰國小館的佈置其實很像把家庭與餐廳結合,收銀台的牆上掛滿店主依家人的照片,有些照片的背景甚至可以觀察出是在泰國拍攝,牆壁上也懸掛著泰皇的照片,而當老闆跟店員在講話時,可以發現她們都是用泰文溝通,講中文時泰國口音很重.裝水的杯子也適用錫作的.有一次我去外帶她們的奶油酥餅,後面的泰國伯伯就很親切的跟我解釋要怎麼吃比較好吃,雖然泰國口音很重,但是多聽幾次還是可以理解.而廚房的擺設其實跟我家裡很像,就是醬油跟戀乳油隨意擺在架子上,就像家庭一般,可是做出來的菜真的很好吃喔.有機會大家可以去試試看.

庭葦:
  那間泰國餐廳,粉刷著橘紅色的高牆,讓人進去後有一種小小的壓迫感,老闆娘是個親切的泰國人,一直忙進忙出的招待客人,因為我們第一次去,所以他便熱情的為我們介紹他店裡的招牌菜,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蝦醬空心菜還有打拋豬肉。上菜時,他搬了一個大銀鍋,我們都很好奇裡面到底裝了什麼,原來是滿滿的白飯,泰國米跟台灣的米不太一樣,長長的,吃起來也比較硬,感覺有點不習慣。

亭伊:
  泰國小館----- 一開始想說台灣的東南亞料理應該不是非常的道地,所以從沒在台灣吃過,後來有朋友推薦這間餐廳口味還不錯,就去嘗試看看。沒想到去吃了一次就讓我喜歡上這間餐廳了,雖然餐廳看起來空間並不大,但是他的裝潢,如:桌巾、壁畫、餐具還有服務生的服裝都很有異國風味。我們的預算不多所以就點了雙人套餐,原本四個人只有兩個人要吃,服務生(好像是泰國人)還很親切的問我們要不要多點幾盤飯,雖然我們說不用,最後他還是招待了兩盤飯!!(人超好XD)
第一道料理是酸辣檸檬炸豬排,因為豬排本身切的不厚,看起來就很好入口!如果單吃就覺得沒什麼特別,只要沾點旁邊附的酸辣佐料為味道就出來了,不是很辣的一道菜,但微酸微辣的感覺超爽口!! 第二道菜是辣炒打拋豬肉,所有的菜裡面我最喜歡這道菜!!雖然辣但是很好下飯,只要點一盤豬肉,應該可以吃上四五碗飯吧!!這家的配料有洋蔥、玉蜀黍、四季豆等,吃起來不會很油。這套餐是三菜一湯再加上甜點,最後一道菜是蝦醬炒空心菜,他的空心菜不會太老在搭上蝦醬,味道很棒,但是如果怕辣的人吃可能會被嗆到。最後的甜點是摸摸喳喳,雖然是泰國很有名的點心,我卻覺得那味道很奇怪…料很豐富,還是要看個人口味吧!!很道地的泰國味,以餐點和價位來說,是一間很不錯的餐館!!

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期末報告討論

哈囉大家
關於期末報告
我們之前決定要討論有關外籍新娘的
我們要"聚焦"一個問題來探討
不然範圍太廣
例如:以個案來推翻大家對外籍新娘的刻板印象之類的
大家有想到什麼嗎??
然後
我們就可以針對這個小範圍來擬問卷
再去做訪問(謝謝亭伊幫我們問到一個可以接受訪問的阿姨)
但這部分要盡快
所以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請多多留言討論
(因為大家時間很難喬所以就用這種方法討論:D)


大家加油
辛苦了XDD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菲律賓第一任女總統---科拉桑


(一)生平簡述:
科拉桑女士是菲律賓的第11任總統,而且也是菲律賓和亞洲的第一位女性元首;她出身於菲律賓的望族---許寰哥家族,屬於第四代的華裔。早年,科拉桑曾經在馬尼拉女子學校受過教育,隨後,即前往美國繼續求學,在1953年,她畢業於紐約的聖文森特山學院,獲得文學士學位。
在1954年,科拉桑和時任馬尼拉時報記者的貝尼尼奧‧亞基諾走入婚姻。婚後,亞基諾便當選參議員,並和當時的總統馬科斯成為政敵,亞基諾夫婦遂被逼迫至紐約流亡。
然而,在1983年他們回國之時,亞基諾卻在機場遭暗殺槍擊身亡,隨後,科拉桑便登上政治舞台,帶領菲律賓人發動不流血“人民力量”革命,積極投身並領導反對馬科斯的政治運動。
在1996年,她宣布以反對黨身分角逐總統一職,並廣泛獲得民眾支持;最後,就在強大的人民力量之下,她順利推翻统治菲律賓20年的已故獨裁者馬科斯,成為菲律賓史上第一位女性元首。

(二)政績:
由於科拉桑推翻獨裁奪回民主,深得人民愛戴,擔任總統後,她一直保持清廉和正直的形象,深得菲律賓人民的支持,科拉桑在競選中宣稱要改變菲律賓,在任内開始實行综合改革方案(Comprehensive Agrarian Reform Program),以下是他的重要政績:
1. 政治與經濟
整體來說,他政治與經濟的改革的部分,可說是不太成功。在政治方面,他在任期內,仍是制定了新憲(大致是恢復馬科斯修憲前的憲法)改革政治,包括廢除國家立法院,改立參議院與眾議院,重组最高法院及總統不能競選連任的規範,還有肅貪、破除政商勾结特權等;而經濟方面,他積極争取美國經濟援助、改善經濟,但菲國在他卸任的1992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0.3%,放眼整個亞洲,算是比較落後的經濟體。
2. 土地改革
他也推動了農業綜合改革方案,而她也願意從自家大莊園開始著手,希望能改善菲國長久以來收入分配不均等問題,但這在他任期內的效果有限。
3. 嘗試以溫和立場與共產黨和談
科拉桑曾經嘗試與
菲律賓共產黨新人民軍和談,但是他們要求要停止美國的軍事經濟援助並停止土地改革,這些和他的政策有很大的出入。而在菲國國軍部分,因為有人反對與共產黨和談等原因,竟發起了政變,種種原因之下,導致和談停止。
4. 停止美國軍事基地協定
在1991年時,菲國停止了「美菲軍事基地協定」,撤除了美軍
蘇比克灣基地與克拉克空軍基地
從國際上來說,菲律賓這個美軍軍事基地,是冷戰圍堵政策的重要據點,也是東南亞國家防止鐵幕入侵的保障。對菲國來說,這個美軍基地,帶給他們經濟、龐大工作機會等。在1980-1986年間,菲國就因為新協定,靠著美軍基地向美國拿到高達9億美元,而這個基地也釋出約四萬個工作,這些工作站菲國生產總額約15%。但也刺激了菲國的民族主義,導致一些自由派與共產黨人士的抗爭。對於美國來說,新合約的駐軍金額越來越龐大,且國際情勢似乎也較為紓緩,在加上菲國部份人民的反彈也是一大隱憂,所以他們決定要撤掉基地。而菲國也實施了之前的替代方案,將基地改成「自由經濟區」。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ace2face/pages1/face2face090802.shtml

(三)卸任後事蹟:
1992年科拉桑退職,由
菲德爾‧羅慕斯接任。科拉桑卸任後回歸平民生活,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拉拔中小企業及宣導廉政,未完全脫離政治活動。1997年,羅慕斯支持者企圖修憲將國家由總統制改為內閣制,科拉桑與辛海棉9月21日發動60萬人反修憲遊行,羅慕斯則表態不會競選連任。在1998年總統大選中,科拉桑與辛海棉支持華裔候選人林雯洛,結果落選。2001年1月,科拉桑再度參與了政治活動,結果總統艾斯特拉達被迫下台。2004年,亞羅育總統競選舞弊疑雲爆發,她也參與了多場民間反貪污是威集會。
2008年3月24日証實患上第四期結腸癌,並於翌日起接受化療。2009年8月1日凌晨因癌症導致心臟及呼吸系統衰竭病逝,享年76歲,菲國總統艾若育宣布為期10天的國喪,並為科拉桑舉行國葬。不過,亞基諾夫人的子女決定以私人喪禮送母親最後一程。
1986年那場「不流血的人民力量革命」,讓科拉桑於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雖然未能得獎,但仍被菲律賓人是為民主的象徵,地位崇高,深得各方敬重。
科拉桑曾於1988年訪問中國,卸任後也繩到台灣訪問以及到中國福建省尋根。

(四)影響力及其原因分析:
「請問總統閣下,要成為一位女性總統的先決條件為何?」「哦!一點都不困難。首先她的先生必須要被暗殺,然後她才有機會成為總統!」會場一片靜默…然後瞬間笑聲爆開,與會人士笑成一團!
1983年,她的丈夫遭暗殺事件,一般認為是總統馬科斯唆使,此事引起反對勢力的群情激憤,而沒有政治經驗的科拉桑成為了大眾的焦點,凝聚了反對馬科斯統治的人。
1986年,科拉桑被推舉在總統選舉中挑戰馬科斯,雖然選舉結果顯示馬科斯勝選,但來自全國各地的選舉舞弊投訴紛至沓來,科拉桑於是在「人民力量革命」中順利打倒了馬可斯,就任總統,而馬科斯夫婦則流亡美國
夏威夷
我想,科拉桑本來是一位平凡的婦女,他也曾自評自己只是一個家庭主婦,一開始他會有所影響力與聲望是因為他丈夫的光環,作為遺孀他繼承丈夫要追求民主的遺志,但後來他本身也積極參與政治,推翻當時貪污腐敗獨裁的馬科斯總統,也在之後以和平的方式當選了總統,雖然任內有重重的政治難關,但這位嬌小也無從政經驗的女性仍一肩擔起使命,帶領菲國人民往前走,卸任後也依然活動於政治界,而過世時舉國菲律賓都為他哀悼。
亞基諾夫人是一位平凡中透露出諸多不平凡的女性,以柔性力量創造政治奇蹟的傳奇歷史,將讓菲律賓人民及世人永遠稱頌流傳下去…。

(五)心得:
早期,”女性”是相當被壓抑、看輕的一個族群,不管在東南亞或是其他區域都一樣,所以像科拉桑這樣成功的女性往往令人相當的佩服,她們擁有不向社會價值觀低頭的guts,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科拉桑雖經歷喪夫之痛,她不但沒有被打倒,還化悲憤為力量,替丈夫完成追求民主化的遺命,她讓菲國從獨裁政體中甦醒,追求人民應得的權利。她就像一個正義的母親,看到孩子受傷、受到不正當的待遇時,總是伸出她溫暖又帶有韌性、堅強的一雙手,為它奮不顧身,雖然她沒有真正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我想她的貢獻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她不是任命運擺佈的「蓮花」,而是克服難關、屹立於寒風中的「梅花」。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危機四伏的湄公河

*Profile
湄公河(Mekong River)又稱瀾滄江,是一條東南亞地區著名的國際河流。幹流全長4880公里,流域面積約80萬平方公里。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世界第六大河流;據考察,它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海拔 5167米的小冰川,屬於太平洋水系,自北向南先後流經青海、西藏和雲南省及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5 國,在越南南部入海。流域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總程度長2139公里。

*危機四伏
湄公河流域目前被視為是世界上物產最豐富、生態最具多樣性的河流之一,然而,今天的湄公河卻面臨空前的河流汙染以及生態危機。

事件一:「農業」所造成之環境汙染
在湄公河流域,農業的生產過度依賴殺蟲劑和化學肥料,因此來自農田的各項化學有毒物質、養分和沉積物便會順勢流入湄公河當中,導致流域水質下降,生活在裡面的魚兒無法生存,使人民生計受影響;另外也會對當地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產生破壞,更嚴重的是,人民吃了污染的魚,或喝了不乾淨的水,使他們常因體內累積過多重金屬而身亡。

事件二:濫墾濫伐
湄公河流域近年來也遭受人們的過度墾殖和毀林開荒,造成林草植被的破壞,森林的生態功能可說是嚴重減弱了許多,單以寮國為例,在1940年七成國土都為森林覆蓋,但經過五十多年不停的砍伐,只剩下了四成,這種情況將導致劇烈的水土流失問題,進一步造成了土壤流失以及河道的淤積、水質變得更混濁,更破壞許多湄公河動物的家,不僅大型鯰魚逐漸消失,一般的動物數量也大幅減少。

事件三:大水壩惹的禍
中國在雲南省建造了兩處大水壩,使得原本水位就已經不斷下降的湄公河,更是遭遇到嚴重的水荒,許多地區的水位都降到了一公尺以下,物種大幅減少,對湄公河沿岸的居民生活造成嚴重的威脅。因為自然洪水量的減少,會導致河川更難排除本已存在的汙染,使汙染情形更嚴重.而據法新社報道,湄公河北部的水位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這一流域生活著數百萬居民,超低水位正對居民們的生活用水、航運和農業灌溉造成威脅。

事件四:水電站的建立
自2001年越南在湄公河上游建了水電站以後,柬埔寨居民就開始為腸胃機能混亂以及皮膚病所苦,具挪威大學的調查表示,柬埔寨腊達那基里省的西山河里有很多有毒的水藻和細菌。而這些水藻和細菌與越南上游的水電站有關係.

事件五:大型貨輪來了
中國與緬甸、寮國及泰國在2001年達成協議,在湄公河經營大型貨輪。大型貨輪從雲南開往寮國,改變湄公河的潮汐現象,河床遭到破壞,河底的岩石也被泥沙淹沒,成千上萬的湄公河生物因此死亡。此外大型貨輪的開通對湄公河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大型貨輪造成的大波浪,使許多小漁船翻覆,嚴重威脅漁民的生命。這些貨輪上在的,不外乎是貪婪的人們,他們不受控制的砍伐森林和捕獵野生動物,其中兩個嚴重的威脅,捕殺野生動物交易,以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擴散也構成嚴重威脅。報告警告說,如果這些國家和地區不採取任何措施,那麼在未來一個世紀內,這一區域超過一半的國土和水源地將消失。因為河水的汙染,將湄公河裡的伊洛瓦底江豚推向瀕臨滅絕的邊緣,影響了下游地區人們的健康。

*怎麼辦?怎麼辦?
大湄公河次區域擁有許多重要且多樣的生物物種,但是因為以目前人類對此區域的經濟開發程度,已經造成了過量的砍伐以及獵殺活動,以至於對於此區域的物種多樣性造成極大的破壞,所以大湄公河次區域所涉及的六個國家已經開始通過亞洲開發銀行發起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專案採取一些改善環境的措施,但是眼前仍缺少一個強而有力的實體將這些國家集結起來,推動、協調這些工作。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29&Itemid=26

*心得感想
Part 1: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許多國家已經邁入已開發的國家。然而,經濟上的需求卻毫無減少。姑且不論全球的需求,其實當地也仰賴著這股看似”錢”途一片光明的未來前進。可是無形間所犧牲的社會成本就結果論而言,是令人擔憂的。
其實湄公河的發展,現狀看起來似乎只有利於那些原本就富有的人,對於當地依賴自然資源維生的居民卻是一大傷害。
在工業化和都市化的過程中,其實可以借鏡歐陸國家當省思。英國工業化後,造成許多的問題,如 : 貧富差距、環境汙染等等。現在的湄公河附近的國家漸漸的朝此方向前進,速度還很快。在這資本主義狂飆的年代,有此現象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環境畢竟是永續財,需要好好的愛護及保育,一旦汙染恐怕是個無法彌補的傷痛。

Part2:
湄公河是中南半島的命脈,它的未來看似充滿希望,卻潛藏著無數的致命危機。人類正拿著一種名為"貪婪"的武器,逼向湄公河,準備扼殺大自然,他們不顧湄公河及其內生物的安危,只管自己荷包是否滿滿,這樣的行為現在還看不出有什麼不對,但...等有一天,大自然無法再承受,他們將展開前所未有的大反撲,此時將會對當地人民和那個區域造成我們無法想像的傷害呀!
從我們所查的治理之道的資料如此少,效能又極小,便可看出來,人們仍未意識到對此區過度開發造成的污染會有什麼後果,我們,是否該停下開發的腳步,好好來關心他了呢?命脈斷了,再怎麼"錢"途光明,都只會剩下殘骸一片。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胡志明市的身家調查與整理報導

有一天,有一個神祕組織跟拍了一位在全球當紅的胡先生…
以下是對於胡先生身家調查以及整理報導
高雄以前姓打名狗,台北以前姓大名稻埕。那胡先生以前姓什麼呢?

胡志明市的舊稱是西貢。在法國殖民統治以前,官方名稱為「嘉定」。至1862年,法國人決定取消「嘉定」一名,改用廣為人知的「西貢」名稱。1975年越南全面解放,首都遷往北邊的河內,此地更名為胡志明市,以紀念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父─越南共產黨領袖胡志明先生。
1859年法國軍隊帶著精良武器在這裡建立殖民地,以西方式的現代化建設西貢,他們填古運河、開發沼澤、闢建道路、規劃市區,成就了胡志明市繁榮局面,無形中亦培養出法國殖民地的城鎮風格,胡志明市也因而被稱為「東方小巴黎」,是東南亞最璀燦的東方明珠。
法國對胡志明市的影響是全面性的,而且比越南其他都市更深廣,從胡志明市的整個市容、生活到人們散發的氣息,都可感受到法國人確實曾用心經營這塊土地。

原來胡志明是越南的首富!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一個城市,分為12郡和6個區,位於湄公河平原東北,西貢河西岸。目前人口約700萬人左右,其中越南本地人就占了大多數的人口分佈,此外,也有超過半數的全國越南華僑居住於此地。不過近年來由於胡志明市的經濟發展快速,造成人口流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胡志明市的人口組成結構可說是一直在變化當中。
在經濟活動方面,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經濟重心,並有「越南經濟發展火車頭」的稱號。在胡志明市的GDP結構當中,工業產值就占有高達半數的貢獻度,其次為貿易、運輸郵政、金融、營造及餐飲旅館等產業。此外,近年來IT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更是讓胡志明市的經濟成長持續發光發熱,由於胡志明市具備了優秀且豐沛的人力資源優勢,因此是目前越南重要的IT科技發展重鎮,尤其在2006年初科技大廠Intel宣布在胡志明市設立封測廠後,胡志明市就成為全球科技業矚目的焦點,並被視為是除了印度之外,最具委外服務競爭力的城市。而為因應科技業的蓬勃發展,胡志明市目前也設有15座的工業園區及加工出口區,其中科技業者主要聚集在西貢科技園區漢光中軟體園區兩大據點。

胡志明的信仰是?

從中國西漢時期,道教、佛教即傳入,對其造成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為大乘佛教,越南人稱之為”北宗”;也有少部分的人信仰從泰國和高棉地區傳入的小盛佛教,稱為”南宗”.佛教堪稱是本地最多人信的宗教,其中又以大乘佛教居多。
天主教,為本地第二大宗教,發展至今有500多年歷史,在18世紀越南皇帝曾對他採取禁令措施,並殺害了一些傳教士,19世紀法國人正是利用此理由來攻打本地,並展開了殖民.天主教在這法屬時期才取得合法地位.胡志民市就有很多著名的天主教教堂,例如:聖母大教堂(紅教堂)、玄士教堂.


聖母大教堂


玄士教堂
此外,胡志民市還擁有一些印度廟宇、清真寺及基督教華人教會,看得出本地也有少數人信仰印度教、回教和基督教,但都與原本的有些不同,例如:印度教的在地化、回教與中東的不同,戒律較彈性,普遍帶有泛靈論及印度教的影子。
由許多建築及機構看來,胡志民市可是個宗教的大熔爐呢!

最常被跟拍的地點直擊!

在紅教堂的側邊是一棟漂亮的法國殖民建築,【百年郵局】建於1886年到1891年間,具濃厚的法式風格,因經整修,看不出殘破的痕跡。內部綠色鐵條的裝飾,事實上是隱藏的排水管。它是法國在越南最早的郵政總局,從1892年正式啟用至今,已超過一百年歷史,圓拱正門上法國武士頭像俯視每位進入的人們,胡志明的肖像亦掛在大堂內。

↑郵局外觀


↑郵局內部


↑郵局內部
統一宮(Dinh Thõng Nhãt)位於越南胡志明市,法屬印度支那時期,法國人建築此工作為交趾支那總督辦公室,稱為諾羅敦公。越南戰爭時期,該宮被戰火破壞,越南共和國予以重建。其後該宮成為越南共和國的總統官邸,稱為獨立宮(Dinh Độc Lập)。1975年4月30日,胡志明戰役結束,西貢獲得解放。統一府有很多不同的名稱,因為它是昔日南越政府的總統府,又稱總統府,南北越統一後,又被稱為統一府、或統一大會堂( Reunincation Hall)、 獨立宮。根據越南國家統一政治協商會議決定,自1975年11月起,將“獨立宮”更名為“統一宮”,作為越南人民爭取獨立統一意志的象征。一樓是宴會廳、議事廳輿內閣廳。當年南越軍事吃緊時,內閣廳經常舉行重要軍事會議。二樓是總統夫人使用的會客室,三樓有間私人戲院和直升機起降場,可以俯視正對統一府的黎伊大道(Le Duan Boulevard)。統一府建於1966年,是留法的越南建築師吳日樹(NgoViet Thu)所設計。


濱城市場,這是一個觀光市集,於1914年啟用的大市場內,各式各樣攤位上有琳瑯滿目的商品擺賣,自本地土產農、魚貨,加工食品及外來的錄音機、電視機、錄影機、照相機、電冰箱、電風扇,種類之繁多令人目不暇給。

馬里安曼印度廟,大約從19世紀初開始,印度商人開始與西貢有貿易往來,當時的印度人來越南大多從事布匹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到了1880年,那些賺了大錢的印度商人就在今日胡志明市的Ton That Thiep街蓋了一座印度廟,同時也在廟的對面建了一棟三層樓的旅館,專門提供印度同鄉來此進香與下榻。
古芝地道,是胡志明市三大遺跡之一,離胡志明市約六十五公里。越戰時是越軍第二十五師的地下本部,如同一個地下村落。 前往古芝地道沿途,可見南越農村的原始風貌。古芝地道則是隱蔽在大片隱散叢林中。抵達時可先在「簡介中心」觀看錄影帶,先了解古芝地道的歷史與建構。 地道其實不是越戰的產物,早在一九四五至一九五四年間的抗法時期,一些越南抗法革命志士已在白天隱身於地洞,晚上才出來活動。 古芝地道作為越戰基地,設下了各種用來對付美軍的陷阱。地道深入地底,於一九四0年開始挖掘,直至越戰結束為止,全部是靠一把鏟、一個籮及一雙手挖掘出來的,歷時二十年。 地道共分為三層,第一層深約三米,第二層深及六米,第三層已是地底下八至十米。估計當年約有一千一百人長期生活在地道之中。 地道縱橫交錯,五臟俱全,地下村中有水井、醫療室、司令會議室、司令官起居室、地下防空洞、武器貯藏庫、戰壕等,在險要的地段有尖樁坑、釘坑等各式陷阱,此外還有廚房和精心設計的排煙洞,從外面完全看不出來。 地道最末端更可以由湄公河的水道逃逸,匪夷所思,嘆為觀止。
每個明星到台灣都喜歡吃小籠包,到越南喜歡吃什麼?

胡志明市美食有受到法國影響,需要用耐心與優雅去品嘗的低漏咖啡,還可在大街小巷中看到小攤販沿途兜售食物像是烤魷魚等等,還有用當地特產的植物
<酸子>做出的酸魚湯,還有好吃的酸牛肉鍋,胡志明市因為有著豐富的歷史以及各國移民,所以充斥著各地美食。越南出產手工藝品、腰果、咖啡、茶、木雕,不論是石雕、木雕、珊瑚、密蠟、琥珀、以及各種玳瑁製品,在這裡都一應俱全。胡志明巿除了有汽車、電單車和單車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三輪車。這種三輪車與別不同,車伕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後面踏車,遊客坐在前面,而車伕則可兼作導遊了。 經過記者們辛苦的跟拍,相信粉絲們對於胡先生的底細了解許多。記者們也從中更加的認識胡志明;從歷史與宗教來看,他是一個兼容並蓄的人,雖然曾經被法國改造一番,但他後來並沒有排斥敵人,反而善加利用他們所留下來的資源,成為自我的獨特風格。所謂的文化,必不可能只是單一條線的前進,過程中必有許多的因素加入與融合,然後形成一種屬於自我的文化。

資料來源:
1.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胡志明市#.E4.BA.BA.E5.8F.A3
2. 走進東盟—魅力城市http://www.caexpo.com/special/Magic_City/Viet_Nam/1.html
3.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4704.htm#6
4. http://blog.yam.com/vietnam/article/5782811
5. http://tw.myblog.yahoo.com/vie-912/article?mid=3356&prev=-1&next=3332




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Malacca

(一)麻六甲王國的崛起與衰弱
Malacca的王朝是由一位王子名為Parameswara所創立,在十四世紀時,他為了對付敵人而離開自己的王國,而來到Melaka。依據傳說,有一天Parameswara去打獵時,正在樹下休息時,他的一隻狗在追逐一隻小鼷鼠,當狗把鼷鼠逼到絕境時,鼷鼠不知是腎上腺素分泌旺盛還是出於自衛,鼷鼠居然把狗趕進河裡了!
Parameswara因為欽佩小鼷鼠的勇敢,他決定以他休息所在地的那棵樹來為此地命名為Melaka。
Parameswara在1414年皈依伊斯蘭教,並且改名為'Raja Iskandar Shah',建立Malacca王朝。依據明史,Parameswara第二次拜訪大明帝國時,被永樂帝封為Malacca王,後Melaka漸漸成為此地區重要的港口,吸引來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大明的商人。
15世紀末,因麻六甲王朝(滿剌加王朝)內部王室的爭權奪利,導致朝政奢侈腐敗,政權落入泰米爾人手裡,國勢也隨之衰落。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攻占麻六甲,蘇丹國解體,當時的蘇丹馬哈茂德(1488~1511)退居賓當島繼續抵抗葡萄牙侵略者。然而,仍無法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強力來襲;1528年,葡萄牙人正式殖民麻六甲,並促使王朝滅亡。

(二)麻六甲王國的地理
麻六甲(滿刺加)位於東西貿易的要道-麻六甲海峽的中點上,扼東、西海道交通的咽喉。在滿刺加王國時,麻六甲已成為東方班達群島與摩鹿加群島香料的集散中心,也是從西方的古吉拉特(Gujeratis)、Coromadel海岸、巴拉馬爾(the Malabar Coast)海岸、孟加拉(Bengal)等地的紡織品運來東南亞的分配中心地。馬來半島西岸與蘇門答臘所挾的麻六甲海峽,自古以來聯繫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圈,在連接東、西兩個世界上扮演了主要幹線航路的角色。 接近海岸處有數個小島可為屏障,在麻六甲河口又有30公尺高的聖保羅(St.Paul)山崗可俯視著港口,擁有在軍事上優良地形。依據自然地形地勢,王國築宮殿與城堡於麻六甲河北岸,透過麻六甲橋與聚集在對岸的多民族聚居區保持聯繫,因而形成統治區與民主宅區隔開的雙核心市鎮。 麻六甲海峽又是季候風的起點與終點,在蒸汽動力船尚未發明前,對依靠季風航海的人們而言,麻六甲海峽更具意義。每年11月至2越盛行東北季風,5月至9月又盛行西南季風,所以帆船比需於麻六甲海峽內尋找能夠等待季候風的港口,補給物資、水源以利繼續往東或往西前進,或是等待季候風以便回航。

(三)麻六甲王國之經濟
麻六甲本來是個河口靠海小漁村,而後他的統治者以她豐厚的人脈關係,使各個商人以及漁船停留在麻六甲休息或貿易,麻六甲又是季風交換的地方,商人或漁船必須在這裡補給水源和物資或休息或回航,而麻六甲位於東西貿易的要道—麻六甲海峽的中點上,自古以來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圈,在連接東西兩個世界上扮演了主要幹線航路的角色. 在麻六甲王國時,麻六甲這個港口已成為東方班達群島與摩鹿加群島香料的集散中心,也是從西方等地的紡織品運來東南亞的分配中心地. 麻六獎是當時亞洲東南海域與印度洋海域的樞紐港口,因為於東西貿易的要衝,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各地物產及傘轉運地,在麻六甲市場上充斥著錫,金銅銀,珊瑚,鱉甲,丁香,胡椒,青白磁,生絲絹織品,藥品,水銀,毛織物,鴉片,武器,玫瑰水等等世界各地商品.但麻六甲本身不產糧食,大多進口自泰國印度爪哇等地.麻六甲與明朝斷交後,煮到接受伊斯蘭文化,掌握世界潮流的經濟利益,創造各種吸引外國人前來從事貿易,居住生活的種種制度.

(四)麻六甲王國的特色
由於麻六甲經歷了多國的外來殖民統治,包括了從中國明朝的鄭和,到後來的葡萄牙人、荷蘭人以及英國人,這些殖民統治都對現今的馬六甲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力就反映在馬六甲如今的節慶習俗以及建築物等古蹟文物當中。
其中,在節慶習俗方面,馬六甲沿襲了從葡萄牙人殖民當時以來就在進行的古代傳統儀式,包括了有:用來標明天主教四旬期齋戒期開始的水節(原文:Intrudu)、一年一度才舉行的街頭慶典(Santa Cruz)以及多樣的傳統舞蹈(Branyu),而這些儀式的背後則大都存在著與宗教相關的宗教觀與信念。
另外,在古物遺蹟方面,多國的外來殖民統治者各自留下了許多在統治期間的代表建築物,因此各式的建築古蹟是見證馬六甲歷史的最佳證據。其中,有名的建築物包括了有:聖地牙哥堡壘(由葡萄牙人所建造)、聖約翰城堡(由荷蘭人所重建)以及維多利亞女皇噴水池(由英國人所砌成)..等,所有的建築古蹟共同編織出屬於麻六甲的歷史記憶。

(五)麻六甲王國對馬來西亞宗教的影響
馬來半島在二世紀到十四世紀,前前後後經歷了約莫七個王朝。自十五世紀末時,出現了蘇們答臘印尼人所建立的麻六甲王國。除了第一世的國王獨尊印度文化之外,自第二世國王開始,因為婚姻的關係,開始信仰回教,甚至在第五世國王時,將回教視為國教,也將王號改名「蘇丹」,也沿襲了回教的體制,馬來半島「回教化」的趨勢也漸漸出現。但至今,雖然馬來半島多為回教國,但是仍是可以在路上看見回教建築、華人寺廟、基督教堂等各宗教建築相依而建,這種多元的建築風格,可以證明馬來半島確確實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