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胡志明市的身家調查與整理報導

有一天,有一個神祕組織跟拍了一位在全球當紅的胡先生…
以下是對於胡先生身家調查以及整理報導
高雄以前姓打名狗,台北以前姓大名稻埕。那胡先生以前姓什麼呢?

胡志明市的舊稱是西貢。在法國殖民統治以前,官方名稱為「嘉定」。至1862年,法國人決定取消「嘉定」一名,改用廣為人知的「西貢」名稱。1975年越南全面解放,首都遷往北邊的河內,此地更名為胡志明市,以紀念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父─越南共產黨領袖胡志明先生。
1859年法國軍隊帶著精良武器在這裡建立殖民地,以西方式的現代化建設西貢,他們填古運河、開發沼澤、闢建道路、規劃市區,成就了胡志明市繁榮局面,無形中亦培養出法國殖民地的城鎮風格,胡志明市也因而被稱為「東方小巴黎」,是東南亞最璀燦的東方明珠。
法國對胡志明市的影響是全面性的,而且比越南其他都市更深廣,從胡志明市的整個市容、生活到人們散發的氣息,都可感受到法國人確實曾用心經營這塊土地。

原來胡志明是越南的首富!

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一個城市,分為12郡和6個區,位於湄公河平原東北,西貢河西岸。目前人口約700萬人左右,其中越南本地人就占了大多數的人口分佈,此外,也有超過半數的全國越南華僑居住於此地。不過近年來由於胡志明市的經濟發展快速,造成人口流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胡志明市的人口組成結構可說是一直在變化當中。
在經濟活動方面,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經濟重心,並有「越南經濟發展火車頭」的稱號。在胡志明市的GDP結構當中,工業產值就占有高達半數的貢獻度,其次為貿易、運輸郵政、金融、營造及餐飲旅館等產業。此外,近年來IT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更是讓胡志明市的經濟成長持續發光發熱,由於胡志明市具備了優秀且豐沛的人力資源優勢,因此是目前越南重要的IT科技發展重鎮,尤其在2006年初科技大廠Intel宣布在胡志明市設立封測廠後,胡志明市就成為全球科技業矚目的焦點,並被視為是除了印度之外,最具委外服務競爭力的城市。而為因應科技業的蓬勃發展,胡志明市目前也設有15座的工業園區及加工出口區,其中科技業者主要聚集在西貢科技園區漢光中軟體園區兩大據點。

胡志明的信仰是?

從中國西漢時期,道教、佛教即傳入,對其造成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為大乘佛教,越南人稱之為”北宗”;也有少部分的人信仰從泰國和高棉地區傳入的小盛佛教,稱為”南宗”.佛教堪稱是本地最多人信的宗教,其中又以大乘佛教居多。
天主教,為本地第二大宗教,發展至今有500多年歷史,在18世紀越南皇帝曾對他採取禁令措施,並殺害了一些傳教士,19世紀法國人正是利用此理由來攻打本地,並展開了殖民.天主教在這法屬時期才取得合法地位.胡志民市就有很多著名的天主教教堂,例如:聖母大教堂(紅教堂)、玄士教堂.


聖母大教堂


玄士教堂
此外,胡志民市還擁有一些印度廟宇、清真寺及基督教華人教會,看得出本地也有少數人信仰印度教、回教和基督教,但都與原本的有些不同,例如:印度教的在地化、回教與中東的不同,戒律較彈性,普遍帶有泛靈論及印度教的影子。
由許多建築及機構看來,胡志民市可是個宗教的大熔爐呢!

最常被跟拍的地點直擊!

在紅教堂的側邊是一棟漂亮的法國殖民建築,【百年郵局】建於1886年到1891年間,具濃厚的法式風格,因經整修,看不出殘破的痕跡。內部綠色鐵條的裝飾,事實上是隱藏的排水管。它是法國在越南最早的郵政總局,從1892年正式啟用至今,已超過一百年歷史,圓拱正門上法國武士頭像俯視每位進入的人們,胡志明的肖像亦掛在大堂內。

↑郵局外觀


↑郵局內部


↑郵局內部
統一宮(Dinh Thõng Nhãt)位於越南胡志明市,法屬印度支那時期,法國人建築此工作為交趾支那總督辦公室,稱為諾羅敦公。越南戰爭時期,該宮被戰火破壞,越南共和國予以重建。其後該宮成為越南共和國的總統官邸,稱為獨立宮(Dinh Độc Lập)。1975年4月30日,胡志明戰役結束,西貢獲得解放。統一府有很多不同的名稱,因為它是昔日南越政府的總統府,又稱總統府,南北越統一後,又被稱為統一府、或統一大會堂( Reunincation Hall)、 獨立宮。根據越南國家統一政治協商會議決定,自1975年11月起,將“獨立宮”更名為“統一宮”,作為越南人民爭取獨立統一意志的象征。一樓是宴會廳、議事廳輿內閣廳。當年南越軍事吃緊時,內閣廳經常舉行重要軍事會議。二樓是總統夫人使用的會客室,三樓有間私人戲院和直升機起降場,可以俯視正對統一府的黎伊大道(Le Duan Boulevard)。統一府建於1966年,是留法的越南建築師吳日樹(NgoViet Thu)所設計。


濱城市場,這是一個觀光市集,於1914年啟用的大市場內,各式各樣攤位上有琳瑯滿目的商品擺賣,自本地土產農、魚貨,加工食品及外來的錄音機、電視機、錄影機、照相機、電冰箱、電風扇,種類之繁多令人目不暇給。

馬里安曼印度廟,大約從19世紀初開始,印度商人開始與西貢有貿易往來,當時的印度人來越南大多從事布匹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到了1880年,那些賺了大錢的印度商人就在今日胡志明市的Ton That Thiep街蓋了一座印度廟,同時也在廟的對面建了一棟三層樓的旅館,專門提供印度同鄉來此進香與下榻。
古芝地道,是胡志明市三大遺跡之一,離胡志明市約六十五公里。越戰時是越軍第二十五師的地下本部,如同一個地下村落。 前往古芝地道沿途,可見南越農村的原始風貌。古芝地道則是隱蔽在大片隱散叢林中。抵達時可先在「簡介中心」觀看錄影帶,先了解古芝地道的歷史與建構。 地道其實不是越戰的產物,早在一九四五至一九五四年間的抗法時期,一些越南抗法革命志士已在白天隱身於地洞,晚上才出來活動。 古芝地道作為越戰基地,設下了各種用來對付美軍的陷阱。地道深入地底,於一九四0年開始挖掘,直至越戰結束為止,全部是靠一把鏟、一個籮及一雙手挖掘出來的,歷時二十年。 地道共分為三層,第一層深約三米,第二層深及六米,第三層已是地底下八至十米。估計當年約有一千一百人長期生活在地道之中。 地道縱橫交錯,五臟俱全,地下村中有水井、醫療室、司令會議室、司令官起居室、地下防空洞、武器貯藏庫、戰壕等,在險要的地段有尖樁坑、釘坑等各式陷阱,此外還有廚房和精心設計的排煙洞,從外面完全看不出來。 地道最末端更可以由湄公河的水道逃逸,匪夷所思,嘆為觀止。
每個明星到台灣都喜歡吃小籠包,到越南喜歡吃什麼?

胡志明市美食有受到法國影響,需要用耐心與優雅去品嘗的低漏咖啡,還可在大街小巷中看到小攤販沿途兜售食物像是烤魷魚等等,還有用當地特產的植物
<酸子>做出的酸魚湯,還有好吃的酸牛肉鍋,胡志明市因為有著豐富的歷史以及各國移民,所以充斥著各地美食。越南出產手工藝品、腰果、咖啡、茶、木雕,不論是石雕、木雕、珊瑚、密蠟、琥珀、以及各種玳瑁製品,在這裡都一應俱全。胡志明巿除了有汽車、電單車和單車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三輪車。這種三輪車與別不同,車伕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後面踏車,遊客坐在前面,而車伕則可兼作導遊了。 經過記者們辛苦的跟拍,相信粉絲們對於胡先生的底細了解許多。記者們也從中更加的認識胡志明;從歷史與宗教來看,他是一個兼容並蓄的人,雖然曾經被法國改造一番,但他後來並沒有排斥敵人,反而善加利用他們所留下來的資源,成為自我的獨特風格。所謂的文化,必不可能只是單一條線的前進,過程中必有許多的因素加入與融合,然後形成一種屬於自我的文化。

資料來源:
1.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胡志明市#.E4.BA.BA.E5.8F.A3
2. 走進東盟—魅力城市http://www.caexpo.com/special/Magic_City/Viet_Nam/1.html
3.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4704.htm#6
4. http://blog.yam.com/vietnam/article/5782811
5. http://tw.myblog.yahoo.com/vie-912/article?mid=3356&prev=-1&next=3332




1 則留言:

  1. 您們用很有創意的方式、以文化的角度來介紹這座城市,我很好奇,這座城市有沒有其他的面貌?不為人知的角落故事?

    另外,由於越南有相對特殊的政治體制,儘管越南現在看起來經濟蓬勃發展,但通貨膨脹對於一般城市居民的生活,有沒有影響?或者,從過去到現在,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態是如何被經濟發展所shape?

    楊昊 謹上

    回覆刪除